金 剛 經 楞 嚴 咒
供佛祈福
誦經念佛 大藏佛經 阿彌陀經
供佛祈福

« »


南無文殊菩薩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085 復卓智立書

◎吾人之心,與菩薩之心,同一體性。吾人由迷悖故,仗此心性,起惑造業,受諸苦惱。若知即此起貪瞋癡之心,即是菩薩圓證戒定慧之心,則起心動念,何一非菩薩顯神通、說妙法乎?(三)復卓智立書
法句經 第七 慈仁品 十有八章 116~133

慈仁品者 是謂大人 聖人所履 德普無量

116 為仁不殺 常能攝身 是處不死 所適無患
117 不殺為仁 慎言守心 是處不死 所適無患
118 彼亂已整 守以慈仁 見怒能忍 是為梵行
119 至誠安徐 口無麤言 不瞋彼所 是謂梵行
120 垂拱無為 不害眾生 無所嬈惱 是應梵行
121 常以慈哀 淨如佛教 知足知止 是度生死
122 少欲好學 不惑於利 仁而不犯 世上所稱
123 仁壽無犯 不興變快 人為諍擾 慧以嘿安
124 普憂賢友 哀加眾生 常行慈心 所適者安
125 仁儒不邪 安止無憂 上天衛之 智者樂慈
126 晝夜念慈 心無剋伐 不害眾生 是行無仇
127 不慈則殺 違戒言妄 過不與他 不觀眾生
128 酒致失志 為放逸行 後墮惡道 無誠不真
129 履仁行慈 博愛濟眾 有十一譽 福常隨身 臥安覺安 不見惡夢
130 天護人愛 不毒不兵 水火不喪 在所得利 死昇梵天 是為十一
131 若念慈心 無量不廢 生死漸薄 得利度世
132 仁無亂志 慈最可行 愍傷眾生 此福無量
133 假令盡壽命 懃事天下人 象馬以祠天 不如行一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