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閲讀
  2. 點贊
  3. 最早
  4. 最新
  5. 熱門
  6. 回復

首頁 / 佛经原文 / 法句经


法句經 39 吉祥品 18 章

法句經 第三十九 吉祥品 十有八章 741~758

吉祥品者 修己之術 去惡就善 終厚景福

741 佛尊過諸天 如來常現義 有梵志道士 來問何吉祥
742 於是佛愍傷 為說真有要 已信樂正法 是為最吉祥
743 若不從天人 希望求僥倖 亦不禱祠神 是為最吉祥
744 友賢擇善居 常先為福德 敕身從真正 是為最吉祥
745 去惡從就善 避酒知自節 不婬于女色 是為最吉祥
746 多聞如戒行 法律精進學 修已無所爭 是為最吉祥
747 居孝事父母 治家養妻子 不為空之行 是為最吉祥
748 不慢不自大 知足念反復 以時誦習經 是為最吉祥
749 所聞常以忍 樂欲見沙門 每講輒聽受 是為最吉祥
分類: 法句经 | 閲讀: 4492 | 2014-04-18

法句經 38 道利品 20 章

法句經 第三十八 道利品 二十章 721~740

道利品者 君父師行 開示善道 率之以正

721 人知奉其上 君父師道士 信戒施聞慧 終吉所生安
722 宿命有福慶 生世為人尊 以道安天下 奉法莫不從
723 王為臣民長 常以慈愛下 身率以法戒 示之以休咎
724 處安不忘危 慮明福轉厚 福德之反報 不問尊以卑
725 夫為世間將 修正不阿抂 心調勝諸惡 如是為法王
726 見正能施惠 仁愛好利人 既利以平均 如是眾附親
727 如牛厲渡水 導正從亦正 奉法心不邪 如是眾普安
728 勿妄嬈神象 以招苦痛患 惡意為自煞 終不至善方
729 戒德可恃怙 福報常隨己 見法為人長 終遠三惡道
7
分類: 法句经 | 閲讀: 4516 | 2014-04-17

法句經 37 生死品 18 章

法句經 第三十七 生死品 十有八章 703~720

生死品者 說諸人魂 靈亡神在 隨行轉生

703 命如果待熟 常恐會零落 已生皆有苦 孰能致不死
704 從初樂恩愛 可婬入泡影 受形命如電 晝夜流難止
705 是身為死物 精神無形法 假令死復生 罪福不敗亡
706 終始非一世 從癡愛久長 自此受苦樂 身死神不喪
707 身四大為色 識四陰曰名 其情十八種 所緣起十二
708 神止凡九處 生死不斷滅 世間愚不聞 蔽闇無天眼
709 自塗以三垢 無目意妄見 謂死如生時 或謂死斷滅
710 識神造三界 善不善五處 陰行而默到 所往如響應
711 欲色不色有 一切因宿行 如種隨本像 自然報如意
分類: 法句经 | 閲讀: 4325 | 2014-04-16

法句經 36 泥洹品 35 章

法句經 第三十六 泥洹品 三十有五章 668~702

泥洹品者 敘道大歸 恬惔寂滅 度生死畏

668 忍為最自守 泥洹佛稱上 捨家不犯戒 息心無所害
669 無病最利 知足最富 厚為最友 泥洹最快
670 飢為大病 行為最苦 已諦知此 泥洹最樂
671 少往善道 趣惡道多 如諦知此 泥洹最安
672 從因生善 從因墮惡 由因泥洹 所緣亦然
673 麋鹿依野 鳥依虛空 法歸其報 真人歸滅
674 始無如不 始不如無 是為無得 亦無有思
675 心難見習可睹 覺欲者乃具見 無所樂為苦際 在愛欲為增痛
676 明不清淨能御 無所近為苦際 見有見聞有聞 念有念識有識
677 睹無著亦無識 一切捨為
分類: 法句经 | 閲讀: 4417 | 2014-04-15

法句經 35 梵志品 40 章

法句經 第三十五 梵志品 有四十章 628~667

梵志品者 言行清白 理學無穢 可稱道士

628 截流而渡 無欲如梵 知行已盡 是謂梵志
629 以無二法 清淨渡淵 諸欲結解 是謂梵志
630 適彼無彼 彼彼已空 捨離貪婬 是謂梵志
631 思惟無垢 所行不漏 上求不起 是謂梵志
632 日照於晝 月照於夜 甲兵照軍 禪照道人 佛出天下 照一切冥
633 非剃為沙門 稱吉為梵志 謂能捨眾惡 是則為道人
634 出惡為梵志 入正為沙門 棄我眾穢行 是則為捨家
635 若猗於愛 心無所著 已捨已正 是滅眾苦
636 身口與意 淨無過失 能捨三行 是謂梵志
637 若心曉了 佛所說法 觀心自歸
分類: 法句经 | 閲讀: 4191 | 2014-04-14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

文章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