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经典学习 / 觀經四帖疏


    觀經四帖疏 44 十六:下輩觀:下品上生

    2018-05-14 04:44
    4230   0   0

    △ 十六就下輩觀善惡二行文前料簡。即為十一門。一者總明告命。二者辨定其位。三者總舉有緣生類。四者辨定三心以為正因。五者簡機堪與不堪。六者明受苦樂二法不同。七者明修業時節延促有異。八者明迴所修行向所求處。九者明臨終時聖來迎接不同去時遲疾。十者明到彼華開遲疾不同。十一者明華開已後得益有異。上來雖有十一門不同。總料簡下輩三位竟。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眾惡業,雖不誹謗方等經典,如此愚人,多造惡法,無有慚愧,命欲終時,遇善知識,為說大乘十二部經首題名字,以聞如是諸經名故,除卻千劫極重惡業。智者復教合掌叉手,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除五十億劫生死之罪。』『爾時彼佛,即遣化佛,化觀世音,化大勢至,至行者前,讚言:「善男子!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作是語已,行者即見化佛光明,遍滿其室,見已歡喜,即便命終,乘寶蓮華,隨化佛後,生寶池中。經七七日,蓮華乃敷。』『當華敷時,大悲觀世音菩薩,及大勢至菩薩,放大光明,住其人前,為說甚深十二部經。聞已信解,發無上道心,經十小劫,具百法明門,得入初地。』『是名下品上生者。』

    次就下品上生位中。亦先舉。次辨。後結。即有其九。一從佛告阿難已下。正明告命。二從下品上生者。正明辨定其位。即是造十惡輕罪凡夫人也。三從或有眾生下至無有慚愧已來。正明第五門中簡機舉出一生已來造惡輕重之相。即有其五。一明總舉造惡之機。二明造作眾惡。三明雖作眾罪於諸大乘不生誹謗。四明重牒造惡之人非智者之類也。五明此等愚人雖造眾罪。總不生愧心。

    四從命欲終時下至生死之罪已來。正明造惡人等臨終遇善聞法。即有其六。一明命延不久。二明忽遇往生善知識。三明善人為讚眾經。四明已聞經功力除罪千劫。五明智者轉教稱念彌陀之號。六明以稱彌陀名故除罪五百萬劫。

    問曰。何故聞經十二部但除罪千劫。稱佛一聲即除罪五百萬劫者。何意也。答曰。造罪之人障重加以死苦來逼。善人雖說多經。食受之心浮散。由心散故。除罪稍輕。又佛名是一。即能攝散以住心。復教令正念稱名。由心重故即能除罪多劫也。

    五從爾時彼佛下至生寶池中已來。正明第九門中終時化眾來迎去時遲疾。即有其六。一明行者正稱名時。彼彌陀即遣化眾應聲來現。二明化眾既已身現。即同讚行人。三明所聞化讚但述稱佛之功。我來迎汝。不論聞經之事。然望佛願意者。唯勸正念稱名。往生義疾。不同雜散之業。如此經及諸部中處處廣歎。勸令稱名。將為要益也。應知。四明既蒙化眾告及即見光明遍室。五明既蒙光照報命尋終。六明乘華從佛生寶池中。

    六從經七七日已下。正明第十門中到彼華開遲疾不同。七從當華敷時下至得入初地已來。正明第十一門中華開已後得益有異。即有其五。一明觀音等先放神光。二明身赴行者寶華之側。三明為說前生所聞之教。四明行者聞已領解發心。五明遠逕多劫證臨百法之位也。八從是名已下總結。九從得聞佛名已下。重舉行者之益。非但念佛獨得往生。法僧通念。亦得去也。上來雖有九句不同。廣解下品上生竟。

    上篇 « 觀經四帖疏 43 十五:中輩觀:中品下生
    下篇 » 觀經四帖疏 45 十六:下輩觀:下品中生

    文章回復

    留言評論修改評論

    文章分類